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32章 电影院门口的顽主们

张晓宇指着康九说:“你,现在想去处。那个二憨今天我信不过他,我怕他把我们仨都给带去卖咯还帮人数钱。”

李建军缩缩头,没敢说话。康九则一指自己说:“我?”

“对,就是你。”

“钓鱼?”

“杆儿呢?”系统倒是有,但怎么解释?

“游泳?”

看看了钓鱼的人数,而远处还有人直接在撒网,张晓宇使劲摇头。

“看电影?”

“没兴趣。”这年代的电影,张晓宇怕看睡着了。

“电影院门口有妹子。”

“走着!”张晓宇表示,要早提到这个,他可就不困了。

说到搭讪妹子,张晓宇想到一个要几年后才流行起来的词汇:拍婆子!

“拍婆子”这三个字不仅仅是代表着男孩通过搭话来结交不相识女孩的过程,更是在那个特殊时代背景下的特色产物。

“拍”就是搭话、搭讪,粗俗一点理解为勾搭也没毛病。

“婆子”这个称号也不是能随随便便安在哪个女孩头上的。大院的身份、出众的姿色、勾人的浪劲儿、靓丽的打扮这几样,最少得满足两点,才能称为“婆子”,才有男孩来“拍”。

菩萨蛮的《我和二百首》中提到过一二三四等女孩。

其中一等为艰苦朴素的正经女孩,一般不会有男孩去拍。

第四等的女孩儿已经被拍到手,身边常常有男孩伴随,要想“呛行”(抢过来),按规矩就得“碴架”(打架)。

而姿色不错的二等女孩,以及有点浪劲儿的三等女孩,就是被拍“婆子”的主要人选。

对于这些词汇产生的背景以及发生的过程,张晓宇都是很好奇的。

这个年代里,大街上两口子拉拉手或者抱一下都要被老人骂不要脸的。

不相识的人搭个讪也随时要冒着被当流氓而招来警察的危险。

相亲时只要看对了眼,第二天就可以去扯证的。

一牵手就是一辈子!

这些统统都是来自后世的张晓宇,无法想象的。

去电影院带路的是康九,把张晓宇他们带到了西长安街的首都电影院。

首都电影院是华夏第一家国营电影院,也是第一座使用宽银幕立体声的电影院,更是四九城时下最火的电影院。

大概有2、3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